撞球
好比上數學(三角函數)、物理課,增加幾何概念及物理現象
增加運動神經反應及腦經思考能力。
當然--熟能生巧後-不免與他人切磋七搓球技--諸如一些國際比賽...等等(但時下年輕人不免小賭一場,小賭無傷:但大賭不雅)。
緣起.........
世界上第一張撞球桌出現在1400年,當時球桌上沒有袋,只有拱門或門柱。在撞球桌出現以前,人們是在戶外的地上玩一種被稱為滾球的遊戲,後來這種遊戲被人移到室內的台桌上。不久桌面上被人們開了幾個洞,於是這種室內桌上遊戲的趣味性大增。
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時代,撞球是一項正式的娛樂項目,進入英國上流社會。1510年,法國也開始了撞球的娛樂活動,並深受當地人民喜愛。在路易十四時期,撞球運動蔚為風潮,一些社會名流將它作為一項高尚的娛樂活動來推崇。而撞球 (Billiards) 的名稱是來源於法語。
20世紀初,撞球遊戲開始逐漸變成競技運動項目。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相繼成立撞球競賽組織。比如,1919年,英國成立英國撞球協會;1940年世界撞球總會 (聯盟) 成立,它負責國際性撞球比賽活動,總部設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,行政中心在西班牙的巴塞隆納。1948年,美國成立美國撞球協會,機構設在芝加哥。
早期的撞球用球是用黃銅材料製成,之後改用象牙,一只象牙平均只能做五個球。製好的象牙還需挑選重量和大小,使每一組球相同,因此價格十分昂貴。這使當時的撞球運動僅成為上流社會的娛樂活動,只有少數人參加撞球運動。後來1920年研發出化工原料製成的撞球,降低了撞球的成本,自此之後,撞球真正成為大眾化的娛樂。
而球桌的發展過程,在1827年將綠色桌面下的木質台面改成了石灰台面,使得撞球在桌面上滾動得更加平穩、快速;1835年用彈性優良的橡膠台邊取代了木質台邊,使得撞球在台面內借助台邊大範圍走位變得容易;1735年將曲桿改成直桿,提高了擊球的準確性;1798年發明了皮革桿頭,1818年發明了巧克粉,由此球桿可以隨心所欲地打出各種旋轉球。
參考參考---給需要的人